12月23日,在雙碳背景下,中國工業冶金部對鋼塑複合管行業的數字化發展進行了研討。在國家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和雙碳政策的指導下,在鋼塑複合管行業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中國鋼塑複合管行業將以智能為主,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數字技術為重點,實現雙碳目標。兩個現代化一體化是智能製造的基礎。工藝產業信息五級體係結構為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一體化建設提供了參考模型,也是鋼塑複合管企業智能製造的重要載體。
從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一體化的發展曆程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階段是初建期。工廠建立初期或新生產線時,企業與生產線同時引進基礎自動化係統和過程控製係統。第二階段是起步期。企業根據業務需要逐步引進一些部門級應用。後來,隨著業務和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企業引進了基礎設計質量管理信息係統。第三階段是整合期。大約2000年前後,一些企業開始大規模實施ERP項目,主要生產線MES建設。第四階段是平台應用體係。自2010年以來,該行業已經逐步實施。
鋼塑複合管行業數字化發展的新問題和新要求應明確認識到,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數字化發展仍存在一係列問題,具體表現為:企業智能製造基礎薄弱,信息孤島現象嚴重;工業機構複雜性高,數字化模式難以建立,核心知識產權不足,原創創新應用比例低。進入十四五新發展階段,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數字化發展麵臨新的要求:一是升級數據中心、新一代能源效率水平,如通信等信息基礎設施;二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技術深入融入鋼塑複合管行業;三是完善鋼塑複合管行業能耗統計監測測量體係;加強能源消耗在線監測體係建設。特別是在雙碳的背景下,現階段,為確保全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工作,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需要加快碳足跡基礎數據庫建設,以高能耗為目標,建立一套能源規劃、評價、平衡、預測模式的能源管理中心,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加強管理。
在鋼塑複合管行業數字化思維和新實踐的十四五期間,我國鋼塑複合管行業數字化提出了三個關鍵要求:一是加強自主技術建設。建立產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加快工業應用的開發和應用,建立基於互聯網的生態係統。三是加強標準化建設,發揮標準主導作用。鋼塑複合管行業關鍵技術領域的標準研究應加強標準研究,加強鋼塑複合管行業的標準應用;企業還應積極開展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化思維促進技術管理模式創新,以標準促進智能化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鋼塑複合管企業存在氣體預測調度優化係統、工業數據中心、環保指揮中心智能控製平台,在智能鋼軋機、減汙降碳效率平台等方麵開展了數字化發展的新實踐,取得了積極成果,生產管理效率、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